2025年盛夏的北京,“团结花开新时代——西藏新疆妇女儿童和家庭幸福生活摄影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摄影展的一幅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南京傅蕾一家与新疆伊宁的米合热尼沙·吐呼地家庭并肩而坐,笑容灿烂如伊犁河谷的向日葵。这张跨越4300公里的全家福,不仅是“石榴花·宁伊一家亲”项目的生动缩影,更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鲜活注脚。
机制创新:从“结对认亲”到“亲情网络”
2023年8月,在江苏省妇联和援疆指挥部的统筹下,南京与伊宁两地妇联启动“石榴花·宁伊一家亲”项目,以三年为周期,通过最美家庭结对构建跨地域亲情网络。不同于传统的帮扶模式,该项目创新提出“三交三共”机制:交往中增进理解、交流中深化认同、交融中实现共赢。结对家庭签署的不仅是结对卡,更是一份跨越民族、地域的亲情契约。
傅蕾家庭与米合热尼沙家庭的结缘,正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实践。双警家庭的严谨务实遇上基层普法工作者的热情细腻,南京的茉莉芬芳与伊宁的薰衣草香在金陵城交织。两家人从互赠非遗手工艺品到共跳民族舞蹈,从云端分享生活到实地探访互动,构建起“一户结对、全员互动”的立体化交往模式。这种以家庭为最小单元、以情感为纽带的设计,让民族团结的宏大叙事具象为餐桌上的馕与盐水鸭、孩子们互赠的小花帽与香包。
深度交融:从文化互鉴到心灵共鸣
2024年6月的伊宁回访,成为两个家庭情感升华的关键节点。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周子傅学说维吾尔语问候语;在维吾尔族订婚宴的歌舞海洋中,穿上民族服装融入欢乐氛围,在汉家公主纪念馆的历史长廊,文化差异转化为互学互鉴的契机。
短暂相聚后,两家人借助通讯网络和交通物流,持续紧密联系,真正像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春节时,帕尔如克大哥寄来新疆特产,周博则回赠南京“绿柳居”美食。古尔邦节,傅蕾一家送上节日问候。2024年9月,得知大米老师住院手术,傅蕾第一时间送上鲜花果篮。周博出差各地也不忘给新疆亲人寄纪念品。当周子傅备战中考时,维吾尔族姐姐的鼓励化作跨越时区的温暖。南京的傅蕾家庭与伊宁的米合热尼沙·吐呼地家庭建立跨地域亲情纽带,2025年暑假,米合热尼沙·吐呼地家的小女儿德丽如克·帕尔如克一人飞到南京,回到她南京的家过暑假,两家的孩子在暑期结伴研学,米合热尼沙特地给南京市妇联写来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
辐射效应:从家庭互动到社会协同
三年来南京市区两级妇联与新疆伊宁市妇联、特克斯妇联累计促成76户“最美家庭”结对认亲,覆盖265人次,形成“一户结对、全员互动”的亲情网络。两地家庭通过互访交流、云端互动、产业协作等方式,实现常来常往、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共同发展。
南京的于行阳家庭帮助结对家庭吐鲁地古丽·沙吾尔儿江开启电商之路,指导注册“阿依森巴特”商标,开启网上直播电商之路,民族服饰销售年收入10余万元,用实践印证着“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2025年春节,中央电视台CCTV4 播出“亲戚云拜年,苏伊一家亲”节目,报道伊宁市的“最美家庭”代表玛努尼莎·热合曼与南京的结对亲戚马少伟“云上”相聚,共赏灯会、互贺新春的故事。两地最美家庭常来常往、互帮互助的情谊共同续写着倾情协作、助力边疆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篇章。
石榴花开,同心筑梦。从秦淮河畔到伊犁河谷,无数个“傅蕾家庭”正用亲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她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每个家庭都成为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当每次互动都化为增进石榴的种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天大树必将根深叶茂,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新时代华章。
![]() |
主办单位:南京市妇女联合会 支持单位: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地址:南京成贤街43号 邮编:210018 苏ICP备05004952号-7 妇联访问统计:您是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来访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