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妇联
我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信息
江北新区盘城街道新华社区妇联开展“泥土到星空的旅程”科普活动
[发布日期: 2025-08-14]   本文已被浏览过: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原来蝉在地下要待十七年,就为了破土后唱几周的歌,太了不起了!”87日,江北新区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里,孩子们围着刚完成的彩泥蝉作品叽叽喳喳,一场以“泥土到星空的旅程”为主题的金蝉脱壳科普活动,正让自然的奥秘与生命的力量走进孩子们心里。

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通过故事互动、科学解密、创意手作三大环节,将法布尔《昆虫记》里的“蝉之奇迹”搬到社区,让孩子们在趣味中亲近自然、读懂自然。

故事互动环节中,老师以社区河边熟悉的小树林为背景,循着《昆虫记》的观察线索,带孩子们化身“地下蛰伏的蝉若虫”:从“黑暗中数千日夜的等待”讲到“攀附树干、外壳开裂的蜕变瞬间”,孩子们屏息凝神,连小手都悄悄攥紧——当听到“蝉成虫寿命虽短,却用漫长等待换一次全力歌唱”时,有孩子小声说“以后听到知了叫,就知道它在认真过日子啦”,对小昆虫的敬意悄然萌发。

而随后的“科学解密”,更颠覆了孩子们的固有认知。“大家总说蚂蚁勤劳、蝉懒惰?其实法布尔早就发现,这是场‘美丽的误会’。”老师结合实验观察讲解:蝉用吸管般的口器精准找到树汁,像“自然工程师”般为自己“取食”,而蚂蚁有时会趁虚而入,甚至骚扰蝉、霸占树汁——原来传统寓言里的形象,藏着自然观察的“小秘密”。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蝉在地下吃什么”“它怎么知道何时出土”的追问接连不断,对自然的好奇被彻底点燃。

创意手作环节成了孩子们的“脑洞时间”。彩泥在小手里变作“魔法材料”,没有模板约束,每个孩子都为“地下勇士”设计专属翅膀:有的粘满彩泥“星星”,说要呼应“从泥土到星空”的蜕变;有的捏出细长“吸管口器”,笑着展示“蝉的吃饭工具”;还有孩子搭档捏出“蝉与蚂蚁”的场景,把刚学到的知识融进作品里。

活动尾声,孩子们举着作品互相展示,“你的翅膀有亮片吗”“我的蝉能吸最高的树汁”的童声此起彼伏,更有孩子拉着老师问“晚上能去小树林找蝉蜕吗”。江北社区妇联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屏幕、走进自然。当他们愿意蹲下来看一只蝉,自然教育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

这场藏着科学与诗意的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解锁了“金蝉脱壳”的奥秘,更让他们学会对自然里的小生命心怀敬畏——或许当晚的小树林里,就有举着手电筒的小小身影,在泥土与星空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

南京妇联
主办单位:南京市妇女联合会 支持单位: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地址:南京成贤街43号 邮编:210018 苏ICP备05004952号-7
妇联访问统计:您是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