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江北新区沿江街道龙山社区联动辖区中小学开展系列家庭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圆桌讨论、专家讲座、个性化咨询等形式,搭建家庭、学校与社区三方互动平台,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创新路径。
圆桌派对促交流,多元视角解难题。在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初中部举办的“家庭教育圆桌派对”上,社区创新采用“家庭互助”模式,针对性邀请亲子关系和谐与存在矛盾的两类家庭代表同席对话。活动现场,家长们围绕“青春期沟通壁垒”“学业压力与兴趣平衡”“电子产品使用管理”等话题展开讨论,既有和睦家庭分享“家庭会议制度”“亲子共读时光”等经验,也有矛盾家庭坦诚倾诉代际观念冲突带来的困扰。其他家长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建议,学校德育中心主任姜书勤则从专业角度解析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家长建立“倾听优先于说教”的沟通理念。这种“家长互助+教师指导+社区搭台”的三维联动模式,让教育智慧在平等对话中流动,现场家长感慨:“原来家庭教育不是孤军奋战,集体的智慧让我们找到更多可能性。”
精准研修提素养,专业引领明方向。针对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特点,社区在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小学部开展新一期“幸福父母研修班”。活动前期通过100余份问卷精准收集家长困惑,数据显示“学习习惯培养”“写作业拖拉”“亲子关系”成为三大焦点问题。据此,社区博士团成员高延东开展《家庭共育,点亮心灯》微讲座,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家校社合作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另一位博士团成员常大清在《美丽家未来-筑梦逐梦》讲座中,则从高校人才选拔的角度,为家长们打开了新的视野。研修班特别设置“情景模拟工作坊”,家长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孩子视角,教师现场解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这些方法就像及时雨,让我明白教育不能只靠本能,更需要科学方法的支撑。”参与家长在反馈表中写道。
常态服务暖人心,个性指导破困局。为建立家庭教育长效支持机制,社区打造“红海棠工作室”品牌项目,邀请姜书勤、陈宁两位德育工作带头人,每月第一个周日及第二、三、四周的周三晚间,驻点社区家庭教育中心,为广大家庭提供“一对一”专业咨询服务。工作室采取“预约制+档案跟踪”模式,已累计为12个家庭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针对离异家庭设计“亲情联络日历”,帮助维系亲子情感纽带;为隔代教养家庭编制“代际沟通手册”,化解教育观念冲突;开发“家庭能量瓶”互动游戏,助力自闭症儿童家庭建立有效沟通。此外,工作室与学校建立“预警-介入-反馈”联动机制,对教师反馈的异常情况及时介入,形成家校社共育闭环。社区居民王女士表示:“专业指导就像给家庭教育装了导航仪,让我们在迷茫时能找到方向。”
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标志着龙山社区构建起“学校主导、家庭主体、社区支持”的协同育人新生态。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精准化指导服务和专业化支持体系,三方力量正逐步形成“理念共融、资源共通、成果共享”的教育共同体,为新时代家庭教育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合作机制,拓展“亲子实践基地”“家庭成长导师团”等项目,让协同育人成果惠及更多家庭。
![]() |
主办单位:南京市妇女联合会 支持单位: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地址:南京成贤街43号 邮编:210018 苏ICP备05004952号-7 妇联访问统计:您是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来访者 |
![]() |